日本語版記事 (文責 吳章彤・林楡娟・賴彦銘)
台灣東海大學日文系持續舉辦已有20年的台日社區交流活動於7月5日至7月9日展開為期4天的行程。活動旨在透過確定主題並與日本大學生一同探討兩國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也使參與者對於不同文風情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次活動除了發表學期期末的討論成果外,還進行了實地探查,以瞭解日本當地的現狀。
在學期間,以每兩週一次的方式與愛知縣立大學的學生進行線上交流,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和思考。本次活動以動物與人類間的關係為主軸,分成兩個小組進行活動。為了達成小組所訂定的探討題目,學生們自主進行線下討論,並於期末時進行發表。發表內容分別是動物晶片的實施和寵物安樂死的議題。照片1:線上交流(COIL跨國線上合作學習)
實際到訪日本愛知縣之後,老師帶領學生們進行實地探查。實地探查活動分為兩組,一組探訪了當地的保護貓咪咖啡廳,另一組則參觀了動物保護中心。由東海大學日文系的王怡人老師和愛知縣立大學的東弘子老師帶領學生參訪貓咪咖啡廳。咖啡廳的店長熱情地向學生介紹了貓咪的由來,並分享了當地流浪貓所面臨的困境。同時,也介紹了與貓咪相處的方法,以及咖啡廳所推行的減少流浪貓數量的計畫TNR(Trap Neuter Return流浪動物絕育計劃),連結學生這次成果的主題,讓學生們深刻了解日本當地現狀也反思目前的做法是否有改進的地方。照片2:分組活動A(貓咪咖啡廳「笑猫」)
另一組則由東海大學日文系的佐藤老師帶領,與日本愛知縣立大學的學生一同參觀位於名古屋市的動物保護中心。在參訪過程中,同學們透過與獸醫師的交流,了解了名古屋市的動物保護中心的現狀,並分享了台灣目前的動物飼養環境。透過這次的學習,台灣學生不僅增加了對日本動物保護的了解,還看到了名古屋市的動物保護中心所面臨的困難和歷程,同時也反思了台灣的飼養環境。這次見習使他們獲益匪淺。照片3:分組活動B(名古屋市動物愛護中心)
而這次的行程中不單單只有參訪,學生們也向愛知縣立大學國際關係學科的一年級學生分享了東海日文系和愛知縣立大學共同學習「人與寵物」的成果。展現出其課程的特色,此外在發表前台灣的同學們也向愛知縣立大學的學生們介紹東海日文系的特色。透過這次經驗,不僅提升了愛知縣立大學的學生對台灣東海大學的印象,也讓兩地的學生意識到,儘管台灣與日本之間存在距離的限制,但通過共同的努力,仍能取得出色的成果。
這次台日社區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台日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也為未來的交流合作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經驗,還加深了他們對於不同文化和社區問題的理解。相信學生們在參與的過程中都得到許多難忘的經歷和成果。照片4:愛知縣立大學課堂中發表